你是怎麼向別人介紹你身邊的人?
很多很多年前的大過年時節,我們夫妻倆去大鬍子同學的店裡去拜訪他
因為熟到不能再熟了,所以通常就是直接推門進去,先跟他家人打招呼(我們兩個是有禮貌的乖小孩)
大鬍子同學跟我們寒喧完之後,有點臉紅不好意思又帶著歡喜地向我介紹身邊的微笑女孩:「這是我女朋友」
後來他們結婚了,我們也跟女孩成為很好的朋友,每次見面總是會聊上很久
我後來觀察到,你身邊的人怎麼向別人介紹你,其實也代表了他怎麼看待你這個人,以及時常會對你表達出來的情緒
老毛有時候在外面跟別人介紹我:「那是我老婆」,我可以從他的口氣感受到傳遞出去的那個訊息是:喜歡+趣味(趣味是好笑的涵蓄說法)
我跟別人介紹他的時候,應該也是類似的口氣與情緒表達
介紹自家小毛的時候,可能是指著那個爬很高的猴子說:「那是我兒子」(活力+竊笑喜感+無力控制的小放手)
介紹老狗的時候:「那是我們家的妞妞,她很乖」安心與疼惜的情緒
偶爾會看到別家老公介紹老婆帶著輕蔑的口氣:「這是我老婆」略帶嫌棄笨手笨腳的口吻(八成時常貶低老婆)
或者看到人家很驕傲的說:「這是我老婆」略帶神氣的口吻(老婆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,應該很能幹或強悍)
拍攝婚禮這幾年會培養出一種很微妙的觀察力,一整天下來透過鏡頭,觀察這家人的互動與情感親密度
當然這種技能也會帶來一些深刻的自省,究竟是怎麼看待身邊的家人?有沒有耐著性子好好跟他們說話?
現在介紹身邊這個相處超過十年的人,自然不會臉紅略帶欣喜的說:「這是我女朋友/男朋友」
是不是依舊用喜歡或正面的態度說:「那是我老婆/老公」
當相愛變成習慣,希望帶來的都是趨於平淡的幸福,而不是帶著貶低的口吻沒好氣的說:「那是我家死鬼/那是我家黃臉婆」
這樣真的就有點太悲哀了...
昨天在誠品發現這本書:「我的老公就是這麼沒用:無能老公圖鑑」
實在是太好笑了,插畫家太太的修行應該還不到我這十年的資歷,不過畫得很貼切
例如:老公們一有機會就躺下(似臥佛),耳朵被竹輪塞住,傳送太多訊息會當機,經常在馬桶上找到他們握著手機的足跡等等
我覺得家人之間親密歸親密,關起門來自己知道就好,很多時候在外,還是要給對方留幾分情面的
幾週前拍照的時候,新娘早起化妝,媽媽找話題跟我們聊天卻諷刺自己的女兒胖
身為母親的我,聽到覺得很刺耳也很心疼,這也確實影響到新人當天的情緒
上一輩八成也是在自己父母不友善的言語環境下養出來的,然後無形之中也pass給自己的孩子
我爸以前常罵我笨得像頭豬一樣,我一直到長很大才發現自己不是豬,而且根據基因推理出來如果我是豬,那他應該也是豬
自信的培養花了很長一段時間,摧毀往往只是ㄧ瞬間,輕輕一句話...
愛透過犀利的言辭出口,帶來的肯定不是美好,而是傷害
我們都是希望自己被珍惜被重視的,相對的也應該以同樣的角度來對待身邊重要的人
好好說話也是一種修行,大家一起加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