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閱讀了一本書,只能說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...
生活不用大(The not so big life)
赫然發現自己變成戰鬥陀螺及跟最好的朋友無法對話之後,我開始省思到底人生出了什麼問題
作者是一位自己開業的成功建築師,多年前的一晚闔上正在閱讀的小說
對於自己極度忙碌的生活感到沮喪及憤怒
生活是如此的混亂,龐雜,情況難以抑制,導致快速的步調成為生活唯一的色調
不曉得人生是不是僅只於此?
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之後,她認知到自己應該有所改變
直覺提醒她:我這在錯失旅程中最重要的部份--需要警醒,覺察和全心投入的部份
書裡運用她在建築方面的知識及技巧讓大家「邀請內在本質成為你外在生活的一部份」
用一些方法讓你用新的方式過日子
對於覺得自己生活很滿意的人來說,可能不太需要看
覺得自己過得太忙,可以參考看看而想一想
我大概看完前面三十頁就覺得這本書切中我的要害
自己生活的盲點自己看不到,直到生活的步調出了問題才會警覺
這本書提到的,讓我想到我幾年前在美國發生的故事
念書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車
隔壁韓國室友Emma並沒有車,因此我每週都會好心載她去購物或是外出用餐,久了大家習慣了
某日我不知道在外面忙什麼,開車跑了一整天,傍晚的時候想要回到宿舍洗個澡準備上課了
Emma call我,請我幫她從超市帶她要的亞洲食物回去
我人在路上,接到她的電話,不太愉快,因為那天過得很忙碌,從半路上開過去再回宿舍也要50分鐘
雖然心情很沮喪(還是沒辦法開口拒絕人家),還是去幫她買了
多次之後,對於這種被要求的事情感到很疲倦,但還是跟以前一樣接送她
時間往後移轉了七八年,我的生活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
對於別人的需要,總是放在最前面
習慣性的多事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
也許朋友早就不需要我這樣照顧
書看到這裡,突然懂了Ester及我老公最近提醒我要「放下」這一回事
生活的重心,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...